一纸清白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读书笔记】芥川龙之介《罗生门》——读不懂的文学巨匠

本文并非是书评,毕竟就我这样匆匆读过,也没什么立场和能力写评论。所以大体上,这就是一篇读书后记。从小到大,在读过许多书,都没能留下笔记,甚至文字的多年后,无数本精品都在我脑子里成了残影,于是虽然看过不少书(但也不算特别多),“文学素养”还是没能提高半点。

我猜测许多人专门找来读芥川的这本《罗生门》,皆是因为黑泽明的那部电影《罗生门》吧,然而电影中所讲的故事却并非是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罗生门》的内容,过去说起这件事还能算是个冷知识,如今稍微自诩“文化青年”或是自认“多少知道一些日本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了这件事。电影《罗生门》即时借了小说《罗生门》的标题,又将开篇樵夫和行脚僧谈话地变为“罗生门”下,其余的故事便都是改编自另一篇短篇小说《竹林中》了。

那小说《罗生门》到底讲了什么?为何黑泽明导演分明改编《竹林中》,却将“罗生门”做题?我带着这样的疑惑,首先翻开了这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的首篇。(编者多么理解读者的心思,头一篇就直接让你看到最想看的)

《罗生门》的故事结构上很简单,一名落魄的家将走到罗生门下避雨,若是好年份,罗生门下总会聚集各色各样的人,但此时,除了像他这样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就只有更加悲催的,死后也无人认领,只好堆积在罗生门上的死人了。

家将此时已无去处,未来也充满绝望,他思考着如何能够谋生计,让自己继续活下。然而,他思来想去只觉得有做强盗这一条出路。此时他的内心颇受煎熬,在生存和作恶之前摇摆不定。直到他想爬上罗生门,将就过上一夜,在那里,他竟然发现了除了他之外的活人——虽然比死人看起来还要恐怖。

一位老妇人蹲在死人堆旁,竟然扯下死人的头发,收集起来。家将心头愤怒,在那一瞬间坚定了自己即使饿死,也要堂堂正正的决心,这是家将的良知。而这良知驱使他上前威慑老妇,然而当看到那老妇极为惊恐时,突然又觉索然,再听到那老妇人大言不惭地讲述自己拔下死人头发是何等正当(这都是为了生存,既然是为了活下去,做些坏事又有什么罪过。那些大人物还不都是为了自己,做尽坏事)。老妇人的话熄灭了家将心中的火,既然如此,那么我为了生存也便什么事都可以做了吧,家将如此想着,打翻老妇,又将她身上所有的财物、衣物统统拨净,打包抱着逃之夭夭,独留老妇人赤裸着瘫倒在罗生门上。

短短三千字,竟然将一个人从摇摆不定,到心存良知,又到心安理得的作恶通通描述出来。(我这个啰嗦的家伙三千字什么也说不清楚)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对于这篇文章,网络上应该有许多感想和分析,肯定都比我讲的好。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一番,见到这样一句评语: 罗生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是每一个无处可去的人最后的去处,然而这个去处根本不是去处,走向罗生门,只能走向生命和人性的尽头,走向无路可退的绝望。(出自:知乎“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西西弗的回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搜)大体上,《罗生门》就是这样一篇揭露了人性丑恶的文章,演绎的是一副人间地狱。

那么《竹林中》又讲了什么?这个电影《罗生门》的主体故事,为何能够突破作品本身,成为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

《竹林中》的故事也不算复杂,但是写作方式在当时来讲应该很是新颖,芥川以樵夫、行脚僧、捕快、强盗、死者武弘的妻子甚至武弘的鬼魂为叙述主体,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语气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叙述。武弘带着妻子走在路上,强盗看上了妻子,因此强奸了妻子,武弘被杀害。就主人公武弘被杀一事,强盗、妻子和死者的灵魂都有不同的供述。强盗说是他强奸了妻子后,妻子爱上了他,因此挑唆他与武弘决斗,他方杀了武弘;而妻子则说,是自己被强奸后,丈夫以鄙夷的眼神看待自己,绝望之下,方杀了丈夫;鬼魂却道是看到妻子被强奸,妻子还要求强盗杀了自己,强盗不肯,而自己不甘屈辱,选择自杀。

三人各执其词,真相扑朔迷离,无从分辨究竟是谁说了谎,足见世界上最不靠谱的其实就是人类的话语了吧。不知为何,这倒让我想起了京极肉彦夏彦,肉彦在《铁鼠之槛》中,提到的“不能说”,只要话从人口中表达出啦,就已经是错的了,改变了原本的含义(原句不是这样,原谅我好几年没看根本记不清)。或许跟芥川所说的不是一回事,但我只是不由得就想到了。

短短两篇,芥川对于人性深处“恶”的拿捏就已足显,而且也满足了我对这两篇极其有名的作品的好奇心。但也因为它们太过有名,在我阅读之前对于其主旨大意也都有所耳闻,读起来就也通顺,谈不上哪处不懂,倒像是早就听过的美景,今日我持着游记亲临现场,比对着册子上的要点,对着景物一一比对。所以说,震撼总是谈不上,也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的感悟,只是亲自印证后记忆会更加深刻。

既然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就肯定不止这两篇内容。再往后翻,才是属于我和芥川兄(冒昧了)真正的交流。

由此我发觉,如果我真的能和芥川老师交流,我们两人一定很不合拍(刨除语言障碍)。诚然,故事本身的还是看得明白,限于像看热闹地做了个围观吃瓜群众。而芥川的文字,倒像是加了密一般,需要掌握与他相同的密码本方能解读。仔细想来,或许真正的小说家都是如此,操纵笔杆书写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旁人看来便是热闹,只有能够掌握解锁钥匙的家伙,才能看明其背后的含义。

于是,芥川对我来说有时就成了“读不懂的巨匠”。我能够感受到他文字所表现出的张力,也能依稀辨别,透过表面的文字,他想疯狂地与我对话。但我像个傻子一样,只能呆呆地应声,而后匆匆赶往下一场。有时他也会突然走进我能理解的世界里,此时我稍能理解,却谈不上十分赞同。

“杜子春”和“神犬与魔笛”算是两则寓言故事,前者讲述古人杜子春多次落魄时遇到神仙,神仙给予他许多钱财,杜子春每次都极尽奢侈,挥霍无度,很快钱就用光,因而体会到人情冷暖。在他有钱时周围总是有许多前来巴结的人,当他落魄时却无人问津。几次后,他终于心灰意冷,要和神仙学习成仙之术。神仙同他讲,我先离开,在我回来之前你不能说话,无论发生什么。于是杜子春无论是被人逼迫,还是被火烤,甚至阎王小鬼将他抓入地府都不吭声,阎王只好绑来他的父母折磨,此时杜子春便不忍看到母亲受折磨,失声喊出母亲。一切消失,原来都是神仙将他坠入梦境,杜子春也由此领悟,如果面对父母受难还要默不作声,他宁愿做不成神仙。

在我看来,这一段倒很像是过去听过的单口相声,借杜子春的经历,先表达了人际交往受金钱影响,冷冰冰的带着绝望。后者大约是控诉,那些面对现实的痛苦,至亲的苦难,为了成就自身而选择默不作声的人,很有说教意味。

但这故事要是旁人当着面讲给我听,我一定是不屑的。确实,在金钱的影响下,人与人之交往容易从单纯走向复杂,但这并非是“有钱”之过。杜子春掌握财富时便无度挥霍,因而引得许多酒肉朋友聚集在身边,最后财尽时这些人当然头都不回地离开。因此,杜子春得出有钱和无钱都并不会获得真诚,倒是让我嗤鼻。分明钱财到手不一定就要挥霍,如何用刀,是救人还是杀人,都是持刀者可以尝试选择。我并不认为换一种选择一定会获得更好的结果,但也并非全然是绝望。

《奉教人之死》《南京的基督》算要归类于“我读不懂芥川”这一类的初级版,芥川似乎是研究过基督教(宗教)的人。这两篇的主人公皆是信教之人,前者讲述了一个相貌和品行几乎完美的教徒少年(女),先是为了他人牺牲了自己的名声,后又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最后死亡后,其灵魂的升华感染了众人。后篇则讲了一名中国少女,以做“暗门”为生,虔诚信教,心地也善良。然而不幸的是感染了梅毒,因此即使挨饿,也不肯用身体做营生传染给别人,直到某日一位客人来到她的住所,长相酷似她所崇拜的耶稣像,这或许是少女的幻想吧,那日,男人蛊惑着少女同他睡觉,最后却钱也不付早早逃跑。奇迹般的少女的病竟然好了,少女便欣喜地认为是她所信奉的圣子前来拯救她,并未想过那人也许是一个骗子罢了。

两篇都与宗教有关,似乎一边在以基督教义宣扬世间真善,一边又隐隐地讽刺着什么。奈何我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涉猎,自己也没什么感悟,懵懂着看完,只就匆匆翻向后面。

进阶的便是《秋》《矿车》《雏人偶》《橘子》,几个故事我都不做详细描述,因为看起来都像是一些琐事,小事,也很短小精悍,有兴趣的朋友不如自己看一看。比起之前所提到的两个故事,这几个更是让我感到茫然。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比如《矿车》,描述的是一个喜欢附近修建铁路的矿车,因而跟着工人一起推着矿车进入深山,傍晚时方觉害怕,一路哭着跑回家。无疑我并不掌握解开这些故事内容的密钥,不曾有过相仿的经历或者心理,也没能在他人身上听说或了解过,那么故事在此就只成了故事。我也并没有立志要成为芥川研究协会会员,那就让这些故事短暂的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或许有一天我会又突然想起。

《河童》是一篇极为精彩,又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中篇小说,其篇幅在这本合集中最长。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关入精神病院的病人,他讲述着一段奇遇,其中无论是言辞还是思维都很有逻辑性,一点都不像是一位精神病患。但他所经历的的一切,和他所相信的事物,都让他仿佛真的只是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

主人公自称在河边偶遇河童,在追捕的过程中跟着一起掉落河童的世界,自此在河童国度中生活了一段岁月,也结识了资本家河童,诗人河童,小说家河童,音乐家河童等人。河童的国度与人类世界不同,科技竟然也更为发达,更不用提人文习俗。原作中应该是讽刺和暗喻了许多人道主义话题,哲学问题,和社会学问题,我只粗浅地读过一遍,多数印象不深,也未曾理解。就像是看到“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后,我的脑子里只能记住鲁迅院子里有两棵枣树。

只有两处给我印象颇深。

一处是写到河童国,孩子出生之前都会有产婆站在临产的母亲旁,向产道内的婴孩问:“你是否愿意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如果婴孩说愿意,便把他接生出来,如果说还没有准备好,便直接向产道内放一个东西,孩子就消失掉了。

旁观了这件事的主人公大为惊讶,而一旁的河童却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像是人类世界,根本无视孩子是否愿意,父母自顾自决定下来,才不正常的吧。

此处不得不提到后面的那篇《某傻子的一生》,我在网络上查到这篇乃是芥川的遗稿,服药自杀死后,由他的编辑发现并整理出来。而《某傻子的一生》无疑是芥川对自己一生的自述,结局也是主人公服药自杀。再联想到《河童》的这个情节,确实让我想到,有一种言论便是对于“生”而本身的质疑。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生下,也对“生”的本身并无依恋。这种心理我在好几位日本作家的作品中都有见过,似乎是日本人细腻的心灵,更容易萌生这样的想法吧。

不想被生到这个世界上,却没有选择地必须存活。

如此看又是我和芥川老师颇有隔阂的一处,毕竟我可是那种奋力活着,还算津津有味的那类。要说我更偏好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表述的那般,虽然短暂,纵然有痛苦,但我仍然感谢曾被生下。但这也并不代表我不愿意去尝试理解另一类人群,只是大概永远也无法真的感同身受吧。

整本书中,唯有一篇确实敲打到我的心灵,竟是《一块地》。文章讲述的是“婆媳故事”。莫要想多,可不是电视剧里婆婆对媳妇的家庭伦理,而是这位婆婆的儿子卧病八年后死去,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感到了一刹那的轻松,但却要面临着新的问题——年轻的媳妇能否愿意留在这个家。婆婆为了能让媳妇留下,便想替媳妇招一个女婿进来,而媳妇却更加深明大义,拒绝了再嫁,并且称要自愿留下照顾死去丈夫留下的田地家业,以及照顾年幼的孩子。婆婆自然很是感激,但又怕媳妇坚持不了太久,也怕周遭的邻居说闲话,说她欺压媳妇,哪知媳妇非但坚持下来,还做的相当出色,比男子更要努力。最后,连附近村落的人都要赞赏她。按理说有这样的儿媳妇,婆婆理当开心,然而随着媳妇的努力,婆婆也要同时承担起家中所有的家务,照顾着年幼的孙子,繁重的劳作压在这位本想闲暇度日的老人身上,日益生出不满,就连媳妇说想要种桑树养蚕,这种能为家中赚到更多钱的提议都不能接受。于是此时,婆婆又想到要为媳妇招婿,嘴上说着是替媳妇分担压力,内心的想法却被媳妇戳穿:婆婆你不会是想轻松过日子吧。媳妇这么说了,婆婆只觉更加羞愧,对于媳妇的不满也日益严重。故事最后,媳妇不小心感染了传染病,也去世,此时正是这家男主人去世的八年后,两个八年遥相呼应,婆婆看着为媳妇送葬的长长的队伍,内心突然又有了一刹的轻松。晚上,她却又想到这一家悲凉的命运,以及最凄惨的,不过是自己了吧。

我并没有过至亲去世,也不是谁的媳妇或是谁的婆婆。之所以这篇文章给予我触动,乃是芥川通过这样一个婆媳之间的故事,使我联想到其他。我们总有无法摆脱的亲缘关系,正因为这份亲密,家人的行为总会影响到家庭中的其他份子。

我认为芥川要说的也不是单纯的一人想要以努力奋斗获得更富裕的生活,而一人总想要偷闲引发的矛盾。而是当两个对生活期许完全不同的人,捆绑到一起时,总是难免会带来互相伤害。从媳妇的角度,婆婆是不可接受的,家庭已然悲惨,还总想着自身的轻松与否。但对于婆婆来说,那种终日劳作,没空享受生活的日子,真的是她想要的吗?既然不想要,却不得不配合着去做,何其痛苦。

双方无法和解,却又无法分离,没有正确答案的矛盾,大概才是生活中最苦闷的吧。所以文章最后,婆婆才要哭所有人的命运,不是因为死去,而是被生活捆绑住无法解脱。

芥川对于生命似乎总是悲观的,《某傻子的一生》包括《河童》中最后自杀而死的诗人,都预示着其结局。或许真的在他亲手了解掉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他获得了自我解脱,但我却无法理解。因为无法明白对方的世界,那也就很难明白对方跨越时空留下的文字中的真正含义了吧。

这样想着,我便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的标题:

读不懂的文学巨匠。

我不会是懂他的人,但我依然尊敬他。


评论
热度(7)

© 一纸清白 | Powered by LOFTER